安徽:強化行風建設 辦好“民生小事”
光明日報記者 馬榮瑞 常河
民生連著民心。今年,國家人社部下發關于深入實施“人社服務快辦行動”的通知,聚焦企業群眾在辦理民生業務中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要求以“廳局長走流程”的方式,體驗辦事流程,發現難點堵點,全面提升服務標準。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召開后,安徽狠抓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落地生根,以不斷強化行風建設、持續開展“走流程”活動為契機,檢視問題、梳理經驗,牢記“國之大者”,辦好“民生小事”。
聚焦堵點
以問題導向“走流程”
11月17日,隨著宣城政務服務大廳內叫號器提示,安徽外國語大學畢業生耿靜來到人社服務窗口咨詢社保參保業務。
“您好,我們有個‘高校畢業生就業打包’業務,來先看看表?!闭谡沾髲d參加“走流程”活動的宣城市人社局局長吳明信步走來,遞上了一張業務表。在勾選了參保登記、職業介紹等5項業務后,僅十幾分鐘,小耿的業務全部辦妥。
耿靜拿著新辦理的社??ê途蜆I創業證高高興興離開了,吳明卻盯著那張業務受理表自言自語:“‘打包服務’業務知曉度還不夠,要進行常態化宣傳……”
“工作人員態度挺好,效率也高,只是平時企業參保人員增減業務能在網上辦,為啥退休社保減員業務不能在網上辦?”就在同一天,供職于一家工程服務公司的張會計趕在下班前來到銅陵市政務服務大廳窗口,為一名員工辦理了退休社保減員業務。
“我們的信息系統支撐能力還有待提高,另外退休人員的檔案還涉及電子化過程……”銅陵市社保中心副主任陳龍向張先生解釋——今天“走流程”,他也發現了一個困擾群眾的“堵點”。
民生政策“懂不懂”,辦事流程“通不通”,個人體驗“好不好”。今年5月份以來,這些“民生小事”成了安徽“廳局長走流程”的重點關注。通過對服務過程中打包事項融合程度、信息系統支撐強度等方面進行全面檢視,安徽民生部門對自身服務能力啟動了“深度體檢”。
截至今年10月底,安徽省人社系統領導班子成員全員參與,累計開展“走流程”13次,發現問題14個,提出整改意見14條。市縣人社局長累計“走流程”186次,發現問題172個,提出整改意見135條。
“要堅持黨建引領,聚焦‘人才優先、民生為本’的工作主線,進一步找準改善和保障民生的戰略定位,深化人社系統行風建設,扎實推進人社重點領域改革?!?1月16日下午,安徽省人社廳黨組中心組召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學習研討會”,廳黨組書記、廳長徐建表示。
梳理思路
以經驗導向“走流程”
今年以來,黨史學習教育與“快辦”服務行動共同構成了安徽行風建設的主題主線。
“通過黨史學習,我們逐步深入認識了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不斷增強歷史定力、堅定歷史自信;在‘快辦’行動實施過程中,我們認真總結梳理工作思路,力爭對提升總體服務水平有所啟發?!卑不帐∪松鐝d辦公室主任陳志剛表示。
作為人社部首批聯系點,宣城是安徽“快辦”行動最早啟動的地級市。2018年至今,36個人社服務窗口最終整合為9個綜合柜員制窗口,“一站受理”辦事群眾的業務材料,163個人社服務事項整合為15個“一件事”打包辦,30個高頻服務事項平均提速73%,居安徽前列。
“以前我們按照部門科室分工受理業務,現在我們根據群眾需求受理業務?!眳敲鞲嬖V記者。
在宣城政務服務大廳業務審核后臺,記者見到了正在審核社保繳費人員增員申報的董雪平,工作3年的她已經完成了兩輪輪崗。董雪萍坦言,實施“綜合柜員崗”對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群眾辦事方便了。
今年7月,宣城又在安徽率先建成智慧人社一體化信息平臺:180項人社服務事項實現全程網辦,審批申請材料累計減少185項,全市11000余戶參保企業綜合減負6400余萬元。
就在同月,安徽省銅陵市開始試水“社?!ゃy行一體化服務窗口”,借助銀行網點為參保單位和個人辦理參保登記、參保證明等4大類、20項高頻率社保業務,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辦理民生業務。
“銅陵探索‘化整為零’,‘就近服務’的社保經辦模式是形勢倒逼改革的結果?!便~陵市社保中心主任曹仕平介紹,作為老工業城市,銅陵市企業退休職工已經超過了10萬人。以前每到退休職工養老保險年度資格認證,“社保大廳里排長隊,工作人員心里直敲鼓”,群眾的辦事體驗也變差了。
曹仕平介紹,在社銀一體化窗口增加退休人員資格認證業務功能,退休人員養老金資格認證可以就近在銀行窗口辦理。試點至今,銅陵10個社銀一體化服務窗口已經辦社保事項326筆,參保人員在銀行自助查詢打印社保信息756人次。
從線上到線下,從前臺到后端,“走流程”暴露了堵點與短板,也整理了經驗和思路?!啊吡鞒獭褪且尭刹可钊胍痪€,從而推動‘快辦’服務深入人心?!眳⒓舆^多次“走流程”活動的吳明感觸頗深。
心懷使命
以標準導向“走流程”
行風建設不能流于形式,衡量“走流程”活動的最終標尺取決于服務標準是否得以提升。通過建立問題清單、需求清單和解決措施清單,安徽正扎實做好“走流程”活動的“后半程”文章,積極推進活動成果轉化。
當前,安徽所轄16個地市全力推進10項民生服務“一件事”打包辦,25個高頻事項提速辦,185項事項減少證明材料。其中,省本級人社機關已實現企業招用員工等6個“一件事”打包辦,40個事項提速辦,32個事項“秒辦”。
“時與勢決定我們要主動出擊,去發現并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變化的民生需求?!笔徍腥松缇指本珠L賈成龍說。
作為全國試點城市,如今在蕪湖,一張薄薄的社??ㄒ呀洺闪艘粡垺吧鐣ā?,集成了交通、惠民、文旅等多項應用場景,推動了社??ǚ张c社會資源服務的有效融合,蕪湖市民切身體會到“一卡通用”為工作和生活帶來的便利;未來,隨著安徽人社服務數字化轉型持續推進,具有強大信息支撐能力的省級統一公共服務平臺將加快渠道拓展,服務江淮民生。
“服務和保障民生是我們工作中最現實的‘國之大者’?!卑不帐∪松缦到y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踐行初心使命,通過總結經驗做法,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力戒形式主義,把‘走流程’打造成走基層、轉作風的載體和平臺,固化為行風建設的具體舉措,在安徽人社系統常態化開展?!?/p>
《光明日報》( 2021年12月10日 07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