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救財產、救文物,一個都不能少
作者:王石川
近日來,山西遭遇強降雨侵襲,牽動人心。風雨之中,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一些文物也難以幸免。據報道,電影導演賈樟柯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次持續暴雨給偏遠地區文物保護工作帶來的考驗是巨大的,建議政府和公眾高度重視偏遠地區文物受災情況的排查和搶救工作,防止一些文物進一步損壞,出現險情的,“大家出力相助”。
山西是文物大省,“村村有古廟,處處有古建”。山西文物此次遭受的傷害有多大?山西日報所屬微信公眾號“文博山西”此前稱,國保晉祠多處建筑屋面漏水,奉圣寺大殿西南角擋土墻坍塌;國保天龍山石窟部分石窟漏水,山體塌方損壞景區部分路面;國保蒙山開化寺遺址及連理塔的南廂房,出現較大險情;國保臨汾丁村民居1號房正房垂脊倒塌,28號院東西廂房倒塌,幾乎每處房都有險情……這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至于省級、市級保護文物更是不勝枚舉。
“文物古跡遇到破壞,人文價值就蕩然無存”。文物是文明的深厚滋養,也是不可再生的珍貴資源,一旦受損就永遠也無法恢復到原始狀態。這也正是山西文物受損引發社會關注的重要原因,正如有網友感慨:“生命財產要搶救,經濟生活要保障,文化遺產同樣需要保護,一旦錯過,將永世不得相見!”這是廣大網友的心聲,更是相關部門的責任。
令人欣慰的是,山西洪澇災害已經引發廣泛關注,搶救山西文物也形成了廣泛共識。怎么搶救?賈樟柯已經提出了建議,即高度重視偏遠地區文物受災情況的排查和搶救工作。這一建議言之有理,值得有關部門聽取。
搶救暴雨中的文物,不僅要盯著那些知名文物,比如國保、省保,也要盯著市保、縣保等;不僅要盯著繁華都市的文物,也要盯著偏遠地區的文物。搶救山西文物,除了制定周全的應急方案,也要強化防范,與暴風雨賽跑,在暴風雨裹挾之前就要設立“防火墻”,盡最大程度為文物撐起一片晴空。應該承認,山西遭遇的此輪強降雨,確實罕見,出乎人們意料,屬于不可測的因素。常言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痹趧蓊^迅猛的洪水面前,無論文物管理部門還是具體的工作人員,都有責任迅速行動起來,最大程度減少洪澇帶來的危害。
事實上,文物遭受洪澇侵襲并非新聞。在往年洪澇災害中,全國一些地方也出現了文物被損毀的情況,令人揪心?!皠e人吃一塹,自己長一智”,文物管理部門和工作人員應當從此前的事件中獲得警示,引以為鑒,根據自身情況,防患于未然。
無論搶救文物還是修復受災的文物,都需要一大筆資金。目前,很多網友都表示要捐錢,這種熱忱令人感動。為何捐錢?有網友說:“希望山西古建文物能長長久久地在華夏文明史上發光發熱?!睂?顚S?,用好每一筆善款,讓善款用在刀刃上,真正發揮出保護文物的作用,相關部門責無旁貸,應該用具體行動回饋捐款者的善意。
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保護文物是時代重任,我們絕不能眼睜睜地看著祖先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受到損毀。救人、救財產、救文物,一個都不能少。最大程度保護好文物,讓文物彰顯時代價值。(王石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