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云中”走進山城阿來重慶談文學:唯有詩意不負光明
11月30日,11月的最后一天。對重慶讀者和文學界而言,這真是特別的一天,無數人在朋友圈發聲,只為一場剛剛結束的文學講座。媒體人用真摯來形容,讀者直言熱淚盈眶,詩人李元勝點贊過癮——重慶文學界年度大戲“少數花園文學活動季”迎來了第六場,嘉賓是四川省作協主席、作家阿來。
講座從《云中記》談起,在文壇,這部三年前出版的長篇小說一直保持著極高的關注度,持續獲獎,獲獎無數,且剛剛推出意大利文版。
活動現場
抒情 敘事
才能把世界照亮
阿來回顧了《云中記》的創作過程,那些在莫扎特《安魂曲》中含淚寫下的字句,是阿來對生命與死亡的深刻思索,他寫出生命所經歷的磨難、罪過、悲苦,更寫出經歷過這一切后,人性的溫暖和閃光。但在阿來的筆下,那些徹骨的創痛,卻是莊重的,有尊嚴的,他用詩意的美感對生命的本質進行了一個更深入的認知和領會。這樣的寫法,阿來解釋為“我在寫作當中就是向中國詩歌學習”,他要用至善至美的詩意文筆來治愈傷痛。
阿來簽售
“中國文學的主流是詩歌和散文,不是小說。中國有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從石器時代就開始楚辭,漢樂府,唐詩宋詞元曲一路下來,已經達到很高程度的時候,西方人才開始在詩歌方面發力。當我們產生李白、杜甫,公元700年,800年的時候,我們產生李商隱的時代,產生白居易的時代,西方人還在干什么?所以我們的詩歌是非常強大的?!卑碚J為,中國詩歌有個特點就是它把敘事跟抒情兩個東西彼此相間的聯系的非常緊密,不是剝離?!笆闱橐笥幸粋€標準,含蓄,蘊結,含蓄,蘊結就是中國的一個最基本的審美原則,也跟中國東方人這種比較內斂的個性是相一致的。中國的詩歌從石器時代開始,就是敘事跟抒情天衣無縫地融合在一起,比如白居易的兩首詩,《長恨歌》《琵琶行》。而西方如果要寫一部英文的文學史,一定會把雪萊說得很高,而他的詩,怎么讀?就只有抒情的大白話,沒有敘事?!?/p>
含蓄蘊藉的抒情和敘事狀物結合在一起,才真正構成美學精神,也才有了獨一無二的《云中記》。因為阿來不止是沉湎于凄涼的悲悼,而要寫出生命的莊嚴,寫出人類精神的崇高與偉大,寫出光亮。阿來說:“要寫出這種光明,這需要一種配得上的語言?!蔽阌怪靡?,作為一位從來沒有一天放棄過對中國古代詩歌閱讀的作家,他心目中唯有如此雅正的,充盈飽滿的,節制含蓄的詩意語言,像頌詩一樣吟唱的,才能會把世界照亮 ,把人心照亮。
一個樂觀主義者
對死亡有更深層的認識
這樣的書寫,就常常讓阿來被問及一個問題:“是悲觀主義還是樂觀主義?”阿來的回答是,有積極生活態度的樂觀主義者?!拔艺f想到要死,肯定是悲觀的,但是我說我仍然是一個有積極生活態度的樂觀主義者。物質的東西當然我是需要的,但物質的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真正使我生命豐富的是在物質的問題基本解決以后,大概就是中產的概念,更多追求的還是情感跟文化的東西,知識問題,這才是生命的本質?!?/p>
阿來說,創作《云中記》就是在對生命本身的一個認知,“我今年都60多歲了,我自己也慢慢在考慮自己的一個終點。寫了《云中記》,我對生命,對死亡有了一種更深層的認識?!?/p>
自然文學的行動派
走不動的那天以文記流年
講座的主題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詞:生態文學。但在現場,阿來提出了異議,他認為他要講的,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自然文學”。二字之差,觀念大不同。他說:“在上次,我們在貴州開會討論這個問題,我說我主張叫自然文學,生態都還是有點以人為中心。在美國,當認識到人類活動對自然界的損毀跟影響的時候,美國的文學界就提出了要保護自然界的概念,修復自然界的概念,他們把自己的行動過程記錄下來,就構成了美國的自然文學?!?/p>
阿來與李元勝
阿來自己,就是這樣的行動派。多年來,自然和人的關系,一直是他思索的命題。他不斷行走,跋山涉水,拍攝植物,了解生物多樣性……“我那天算過一次,我到今天散文、詩歌、小說、劇本加起來不重復,大概寫了23本書,大概將來還會寫一點,植物學的怎么寫?我是有一個小心思,我想這些年我也爬得動山,我都63歲了,現在上個五六千米沒問題,但是我想總有一天走不動,我還靠什么過癮?我就靠寫植物過癮,因為現在有條件,我準備了很多資料,儲備了很多底氣,我有幾萬張照片,都是我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情境下拍下來的不同的植物,尤其我做的橫斷山基本上沒有拍過海拔2500米以下的東西,直到增長到海拔5000米,6000米,去過很多地方。所以哪一天我走不動了,出不了門,坐在輪椅上的時候,寫這些植物的文章,重新領略大自然?!?/p>
延伸閱讀——
川渝作家相約重慶會客廳
少數花園迎來多數大咖
阿來是“少數花園文學活動季”的第六位嘉賓,而這個活動是在2020年簽下四川重慶文學交流合作框架協議之后,一次重要的雙城互動;更是今年4月成立的“成渝雙城文學交流基地”的首個大型系列文學活動。
少數花園創辦于2012年。發起人之一、詩人李元勝是這里的???,多年來,包括他在內,少數花園舉辦的全國文學名家分享會已超過100場,這里已經是重慶重要的“文學會客廳”。
這一次,重慶這間會客廳向四川的文學名家打開大門,圍繞成渝雙城互動這一主題分享創作經歷和故事,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貢獻文學力量。作為策劃人,李元勝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提高一座城市的文學創作整體水平,一定要開闊視野,固守成規要不得。對重慶文學愛好者而言,可以通過此次活動和名家近距離交流學習,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聆聽真知灼見后,很有可能讓自己的創作進入新的階段?!?/p>
繼阿來之后,接下來,詩人梁平、作家潔塵、《星星》詩刊主編、詩人龔學敏等還將陸續來到少數花園,座談、對話、簽售、分享,深入推動成渝雙城思想互聯、文化融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掉在碗里的月亮》新書研討會在西藏大學舉行
11月28日,藏族作家沙冒智化新書《掉在碗里的月亮》研討會在西藏大學舉行。[詳細] -
《山川紀行》:一位植物學大家的“生境”
《山川紀行:第三極發現之旅——臧穆科學考察手記》厚厚三卷本,剛獲評入選中國圖書評論學會的“中國好書”榜。[詳細] -
世界級英雄史詩《格薩爾》說唱本2020年搜集整理叢書出版發行
記者23日從青海省格薩爾史詩保護研究中心獲悉,世界級英雄史詩《格薩爾》說唱本2020年搜集整理叢書出版發行。[詳細]